面肌痉挛是指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面肌痉挛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略多于男性,但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面肌痉挛虽然大多位于一侧,但双侧面肌痉挛也并非罕见。
一.面肌痉挛临床诊断与鉴别面肌痉挛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患者典型的症状:;单侧面部肌肉非自主、阵发性、反复发作的抽搐,精神紧张、焦虑和心理压力过大都会诱发或加重发作,面部肌肉的运动如用力闭眼、鼓腮等也会诱发痉挛发作,甚至在睡眠和麻醉状态下也会发作。
对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的病人需要借助辅助检查予以明确,包括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卡马西平治疗试验。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面肌痉挛的药物主要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但是对一些轻型患者可能有效,长期服用则效果甚微。为什么药物无法治愈面肌痉挛?
二.面肌痉挛确诊后先选择药物控制面肌痉挛治疗的常用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其中,卡马西平成人最高剂量不应超过1200mg/d。具体剂量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药物治疗可减轻部分病人面肌抽搐症状,面肌痉挛药物治疗常用于发病初期、无法耐受手术或者拒绝手术者以及作为术后症状不能缓解者的辅助治疗。对于临床症状轻、药物疗效显著,并且无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人可长期应用。
药物治疗可有肝肾功能损害、头晕、嗜睡、白细胞减少、共济失调、震颤等不良反应,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即刻停药。
三.面肌痉挛药物治疗无效首选外科手术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唯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方法,因此,是国内外绝大多数学者十分推崇并广泛应用的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它的优点就是在长期有效的解决面部疼痛或面部抽搐的基础上,并保持了神经的解剖学完整,从而保持正常的神经功能,改变以往其它治疗后出现的面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微血管减压手术适用于病程超过半年、症状明显且影响生活的病人。对于病程不足半年或症状轻微、不典型的患者,可以进行观察。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常规方法,其过程是在耳朵后方开一个孔,分离压迫神经的血管并垫上Teflon棉,手术后90%的患者能够完全康复,且无明显并发症。如果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应注意控制血糖和血压。如果患者年龄不超过70岁,建议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